Sunday, July 16, 2006

松竹110周年,用心之祭

借錯書做不了事,乾脆上網隨意看看,慣性在搜尋欄鍵入高峰秀子,又逐一看看那些都瀏濫過不下十數次的大小網頁--喏,果然也有不少新發現。

應該是舊事了,去年甚至是前年?──松竹110周年祭的放映節目,我卻是這天才第一次闖入網頁,看到辦得如斯完熟美滿的一個節目。

驚歎不是為了片目,松竹百多年來的名作,很多人都知道,就算未曾悉數看過(如我),都能數出不少名字。但請看看他們是怎樣辦這一個節目:將選映的影片再細分為幾個類別──

「風景」、「暮らし」(生計──我奇怪沒有《早安》、《早春》等等,一查原來前者是寶冢/東寶出品,但後者是小津版的《浮雲》加《驟雨》,呈現與成瀨截然不同的景象,很值一看,這個欄目下的小津多幾部也不為過吧)、「女優」(宮澤里惠是唯一一個現代女優,擠身原節子高峰秀子田中絹代之間!)「はつ恋」(初戀)、「きもの」(和服)、「伝統」(傳統)、「銀座」、「武滿徹の音樂」(詳細片目可參考節目網頁

松竹佳作這麼多,要攬一堆電影來 highlight 並不難,就是個別導演都可以每人做個影展。主辦者心思細密,影片不以導演分,另外針對松竹的片廠風格、類型特點細分類目。熟知者固然就算大兜亂都懂得點戲,但並非每個人都是戲精──重點來了:不熟者或如我這些一知半解(又越來越不信任影片解說)的門外漢,也能憑著分類大概知道不同的電影突出在甚麼地方,可以把這個分類當成小指南,大大減低面對片海的茫然。

說起日本產品、服務,很難不聯想到包裝精緻、 user-friendly 。而一切的 user friendly ,最終還不是為了賺錢。

這樣精心的節目策劃也不例外,不會沒有市場推廣的成份在內。但是他們以何者為先?推廣,還是用心把節目做好?我不敢說。總之,不會覺得他們唬著要我把荷包裡的錢掏出來,就是掏也掏得心甘情願,因為他們從觀眾的心理出發用心把節目編排得更好,不是隨便想些能賺快錢的方案。那些買兩件第二件半價的衣服、積分、印花……我真的不知要來做甚麼,售貨員請你們就別兇我啦。

並不喜歡背上(盲目)崇日的惡名(事實也背不起,抱歉,甚麼阪前壽司峰壽司一壽司通統未吃過,只懂混在湖舟、石山之類不見經傳的日本餐廳一角,以極下手的日語跟日本侍應搭訕;同事要到東京遊樂四出尋找推介,針對她的口味我只能啞口無言),但是在他們的國度,市場推廣與貼心周到精心體貼就是這般界線模糊,無法不愛。

電影節目辦事處近來每年都有「大師風格」節目,宣傳不足是先天缺憾,生在官家基因出錯,做事難免因循古板:問起身邊朋友,十個都知道有奇斯洛夫斯基十年祭(當然啦,廣告範圍連 roadshow 都不放過,不過幾乎場場爆滿了,不知會在甚麼場次遇上師奶阿伯死靚妹呢),「那麼,貝託魯奇看嗎?」「甚麼?」

節目編排這些還能有點空間發揮一下的事,大概可以借鑑。

17 comments:

DoA said...

謝介紹,bookmark了,他們選得出來一定有意思。只看過部份,希望有天會看齊整個名單。

峰壽司一壽司吃過,但一定不會站著等位,我至今仍然不明白為何要排長龍受苦,太平館的瑞士雞翼和乾炒肉片河其實也同樣吸引呀。

做日本人不好玩,他們的缺失和盲點也太明顯了,但當日本人的顧客是享受,你是願意給錢給他賺的。

奇斯洛夫斯基在小圈子中當紅,但走遠半呎還是得過「甚麼?」AMC的票也是銷得一般。貝託魯奇的銷情其實也不算太差,《同流》兩場都爆,我看星期六五點的《荒謬人的悲劇》,也有八成滿,我其實有點意外。

為何要小心師奶阿伯死靚妹的呢?:P 我也常常陷入這種「政治不正確」。師奶阿伯在冷戰時代成長,有人生閱歷,看奇斯洛夫斯基說不定會有比我們有更深刻的感受,甚至或會看出浪漫淒美以外的東西。至於死靚妹,從來都不能看小。

makuranososhi said...

《同流》第一場滿座是因為領事館包了場。我在意的倒不是票房而是宣傳策略。當然如果兩個節目比較, as you can see ,我覺得係各打五十。

政治不正確,我係架。不過內文都有野要改,因為 roadshow 係派換票証,應該換不到滿座的《兩生花》了。死靚妹我真係唔0岩,細路女同妹妹仔就好有興趣。

大概口齒不清,我針對的是 the way and the reason they get their tickets 。香港有好多人好得閑,係飛都,左又唔係去,一係就入到場先知係做乜,又嘈話早知唔黎。我搞過 d 唔錯的派飛節目,真係好討厭 entertain 呢 d 人。真係有心睇既人,會唔會從呢個途逕( roadshow )去?呢 d 飛散得有無價值?早前有人(我至今不知是誰,因為是在 wisenews 看到)在蘋果寫 bertolucci + kieslowski ,劈頭就一句「看到畢蘭加士打拉開褲鏈,叫小女孩伸手進內」,甚麼意思?入座率或許由此暴升,但那是不是你要的觀眾?為了湊熱鬧的觀眾、連入場是為了甚麼都不知道就就座的觀眾,是不是你要的觀眾?想搞一個成熟的節目,這是要用心想的問題。

DoA said...

明白,你關心的是質不是量,而且看來有一種對同業的恨鐵不成鋼的心情。

說到無心所做成的資源錯配,我感受也不少,我同意票總是去到了不合適的人手中。我自己完全不懂音樂,卻久不久就有古典樂贈券,我曾「陪」某位APA的副校長看馬友友,因為他找來找到也找不到同看的人,我看完也覺有點罪過。去年意大利節我在agnes b戲院遇上位「做生意」的故友,他太太跟我說,他先生基本上是睡足全場。

去年的「山田洋次」回顧展,我覺得攪得很用心,選片有心思,那本又厚又大本的特刊還是免費派的。山田洋次的戲也很通俗易看,但據說票房還是很一般(可能也因為不夠「高深」之故)。小津、杜魯福固然是好,但香港人看戲,總是大夥兒的去吹捧,是集體崇拜。看電影節、留連BC成了潮人動作。

話多了也不對題,不好意罷,有個問題想請教,110周年祭網頁中,Messgage欄目有一段是中井貴一的留言,提到大船攝影廠,很想知道他說甚麼,可否告之。

makuranososhi said...

電影節目辦事處的節目也一定有場刊,內文份量十足,這一點他(我?)們是做得很好的!!!

我並不喜歡山田洋次(雖然看《幸福黃手絹》都眼濕濕),不是高深與否的問題(小津、成瀨不見得特別「高深」),始終進入不了那個很「男人」( if not 「麻甩」)的世界。他們是那樣自足於自己一廂情願的自以為是,將苦澀等同於男兒身的一種「光榮」;女人的想法立場感受從來都不重要不被理會,奇怪她們又永遠都毫無怨言默默退到一邊等待(如果有人認為這就叫女性美德,那是對原節子的最大侮辱)--我只能覺得那是一個一廂情願的男孩美夢。成瀨的女人不見得比山田洋次的幸福,事實上,寅次郎高倉健真田廣之不都在解決問題之後回到女人身邊(而且還自以為為她著想)嗎?反而森雅之何曾有為高峰秀子設想過?但是在《女人踏上樓梯時》裡,我才看得到高峰秀子作為女人的血肉,等待中的美麗與悲哀,及尊嚴。

「但香港人看戲,總是大夥兒的去吹捧,是集體崇拜。看電影節、留連BC成了潮人動作。」--十分同意,我思疑這也是 BC 的宣傳策略後遺。莫說電影,曾經鍾情 agnes b 的我,現在都不大喜歡光顧了,被 d 雜誌寫 cheap 晒。前幾天才跟女皇大人談起,香港搞電影、劇場之類的人,一係就太 cheap ,一係就投機、做作;認真、 modest 地做事的人,不是沒有,但很少。最近有本新的文學雜誌面世,很製造了一些聲音--真不明白,為甚麼下下要咁煞有介事,望望內文,唉。

中井貴一的留言,以我的程度,試譯如下,如有錯請指正:「大船片廠是我父母(誰?)邂逅的地方,松竹也是以前的男演員很渴望能夠加入的公司。希望松竹日後繼續有製作嚴謹、注重質量的佳作面世。」

DoA said...

對,貝托魯奇的特刊也夠厚夠分量的。原來你在電影節目辦事處,很羨慕你呢。

山田洋次的小男人是票房計算,也是寫實(他們的男人確有如此不濟的呀),那是反面教材,有時見日劇(如電車男)也不斷重覆著這個旋律也很發洩氣。山田好看的是風景、親情、寬容、低下層、被社會遺棄的人和女性的美善。其實電影口味各人不同,而且會隨歲月心境改變。電影是集體創作,我近年對導演為單位的作者論時有懷疑。

謝謝你的翻譯。我Google了一下,原來中井貴一的父親是佐田啟二,原名中井寬一,也是松竹的小生(似乎比老豆更型仔),與高峰秀子合演過木下惠介的《悲歡歲月》,110年祭的風景類有兩部片是他做主角,我愈查心愈癢。

makuranososhi said...

喏,女性的美善,我真的不能同意,我只能說那是男人眼中所謂的女性美,而這是對原節子的最大侮辱。女人的美不在,至少不在默默忍受男人的任性、獨斷,不在無論如何都依從。我覺得女人的 character ,在我看過的山田電影中,一點都不突出。

並不是不可以拍不濟的男人,而是那是一個很片面的世界。《浮雲》的森雅之夠不濟了吧,但《浮雲》既不是從男人的角度出發,也不是從女人的角度出法,而是從人的角度出發,不是要講男人有多壞、女人有多好,而是一對男女的苦難,人間的苦難,是一個不完滿,但完整的世界。

不不,我並不是在電影節目辦事處,不過五嶽劍派,同氣連枝。

makuranososhi said...

我知道誰是佐田啟二了(睇緊本書有高峰秀子和他的劇照),他也演過幾部小津。型仔......?我覺得他有點薯。

DoA said...

我大概是脫不了男人的視角(仲係麻甩那種),沒得救的。

原節子有拍過山田洋次的戲嗎?我看得不多,記憶中他似乎只用倍賞千惠子。

我其實也沒有看真佐田啟二的樣子(也只是從幾張劇照的印象),如果他薯的話,中井貴一也似老豆吧。早陣子看86年松竹的《電影天地》(九十年周年紀念拍的?),戲中非常年青的中井貴一看上去樣子神態極像《息子》中的永瀨正敏。松竹那時好像有幾個小生都改了藝名做佐XX二,起碼我知還有個佐野周二,也拍過小津的。

題外話,周日在AMC看《Blind Chance》,爆滿,但期間有多位女士支持不住離場。我其實也睡著了一下,而且也看得不特別愉快,但覺得電影本身是可以的,值得重視,如果觀眾可以入場前掌握多一點歷史背景,應有幫助。那本要賣過百元的特刊能否做到,我真的不知道,但一定不會買了,太貴。劉別謙、賈樟柯的才只賣二、三十元。買滿某個數目的戲票,其實應該送書或至少超低價換購,這是消費者的想法。

makuranososhi said...

原節子--就係無拍過呀!唔通我講野真係咁唔清楚?!其實不想說得太長篇......我想說的是山田洋次的女性(美),跟(小津的)原節子(原節子也不過是個總稱,還有高峰秀子、田中絹代......)層次血肉差得遠了,山田洋次的怎能叫女性美?感覺他並沒有站在女人的立場去看過人生,沒有正面談及她們要經歷的艱辛(就算有,都是想像式的,理所當然的,簡單來說就是男性的),只是很架空地做出一副一副軀殼。原節子的堅貞、節制、忍讓之中還包含著未必為人(特別是男人)所察覺的苦、澀、怨(是,我是說怨),雖然,是那麼淡淡然;而在小津的世界,從來都是悲喜交集,又一任天然泰然處之。

並不是因為我身為女人,就特別在意對女人的描寫。就戲論戲,那個世界根本就不夠開闊。

要說小津,更要說成瀨,簡直是進入了女人的心,但又不獨偏於一面,也看穿了男人的溫吞、軟懦,但他並不是要批判哪一邊,或頌揚哪一邊。來來去去我只是說,如果山田洋次那些就叫女性美,那原節子的算甚麼?--這也是我不喜歡山田洋次的原因。

BC......要賺錢嘛。始終是不同的。

DoA said...

明白你的意思了,就同意你說山田寫女性是非常不合格吧,視野也太窄吧,無意也無能力為他平反。我從來都不覺得自己能評審甚麼的,你不要見怪我的次級偏愛才好。我想,如果男人像你般(不是因為你是女人,而是你個對女人的sensitivity),天下太平了,人世間(不論男女)就少很多痛苦了。你說的有意思,我日後留意一下吧,雖然也救不了多少。

沒有想過要把小津和山田比較,或把任何導演去比拼分高下。如果你說小津比山田高,我會同意的,真的要我選也會這樣選。但搞電影節目,除了搞一些已非常出名的經典大師,也應該介紹一下有不足但也有其獨特之處的遺珠吧。這是我最初提起山田的原因。又或者選好電影就好了,有些導演就只有一部片像樣的,就選那部像樣的和其他加起來放。

我不是專業影癡,看電影不過為了滿足非常個人的偏見和歡愉。你說到成瀨,我剛好也有點感受,我是十多年前在林百欣看了好幾部(當時是一位前火鳥電影會成員的波士極力鼓勵我去看的),只記得非常感動(和去年看木下惠介情況差不多),但一直也沒有機會再看到了,近年才買到兩三片美亞出的劣質VCD。你在行業內,建議搞個成瀨回顧吧(或剛去世的今川昌平,據說他也是女性專家,而我差不多都未看過),好過搞係人都識既奇斯洛夫斯基(或杜魯福/高達/小津)。我問過好些看戲不算少的朋友,看過成瀨的比看過小津/黑澤明的少很多。當年看John Cassavetes、賈樟柯、劉別謙,看之前聽都未聽過,那種自己發掘、自己領受的意外驚喜,與集體朝拜大師相比,又有另一番感受。

DoA said...

最緊要的那句寫錯了,應該是:
如果男人像你般閱讀女性的能力(不是因為你是女人,而是你個人對女人的sensitivity),天下太平了,人世間(不論男女)就少很多痛苦了。

又,不是你說得不夠清楚,你是愈說就愈清楚的,不過你可能是對牛彈琴,問題或不在你那邊。

makuranososhi said...

哈哈哈哈,不是吧!不如說是像杜魯福、盧馬、溝口、成瀨啦。我覺得女人是很恐怖的,我並不理解她(我)們,而且極度粗心大意。弔詭的是,問問我的男友,任何一個都不會否定我是一個 disaster 。天下太平就不好玩了,是吧?

反而,你的謙厚就真正難得了,特別是對比我的字裡行間的狹窄、固執。

也沒有甚麼次等不次等之分,我看/選電影也無非出於個人喜好。

你在電影院看的成瀨比我多,我只在大銀幕看過一部(不過是沒在香港上映過的《驟雨》,嘻),其他的都是看 DVD (你北上的話不妨找找,都有上十部)。去年電影節辦的「成瀨課程」,我一來自知沒恆心二來沒錢,也沒去,都有點後悔--迷上成瀨是其後的事。據說,要搞個成瀨節目,好貴喎。唯有等下啦。不過唔搞也許是好事,無謂又正如你所說,造就了一班「懶型人」。

講起林百欣,雖然銀幕細、座位奇窄、又有陣霉味,都係0個度睇過既戲,最有 feel 。坐下來,不誇張,有一種肅穆。丫,hermes 的讀音都是在林百欣(不是 agnes b)放的贊助廣告片中學的。

DoA said...

網遊時讀到這篇文章,借你的地方放個bookmark,想你可能也會有興趣:
日本电影大师今村昌平祭
我對今村昌平所知不多,反而他的兒子天願大介的戲看過一部。羅卓瑤的《秋月》就是天願統籌下的亞洲新導演項目。

makuranososhi said...

謝謝。今期《電影旬報》都係講今川昌片。

另外,今日我比尚書房老點買錯碟。我問佢有無徐靜蕾新片,最衰我又唔記得名,佢指左一隻,我手快快就買左。結果唔係《夢想照進現實》,而係個 making of 。-_-。你買左未?

DoA said...

我不逛書店的,最近ART CENTRE開了阿麥我才買了一期你提過的《周末畫報》,幾好讀,太沉動的文字我就沒有耐性了。原來公司以前收過此雜誌,還不知何解是寄給我收的,我把它們放在一旁都沒有細讀。

正因為我不上樓店的,好友上星期見到了就馬上替我買下,還未看。製作特輯?我想也值得一看。讀老徐的BLOG,這陣子她好像在香港。昨天去了看《死亡筆記》首映,心裡有點納悶,盤算著寫點(與電影本身沒直接關係)的東西。

makuranososhi said...

《死亡筆記》漫畫頭四期我覺得好有諗頭,不過後勁不繼,大概係唔識收科,變得好懨悶,我追到第六期就停滯不前。電影點呢?我覺得兩個仔好肉酸,所以排到時間先去會去睇 lu 。

Anonymous said...

What a great sit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