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y 11, 2012

書店

蘇珊桑蒂( Susan Sontag )的 The Volcano Lover 最近在大陸有中譯本刊出,名為《火山情人》。我多年前在香港已買下這部小說,一直未看。這幾天看到大陸的報導,心癢癢又在這裡多買了一本,其實也未必有時間看。原沒想過可以在本城買到的,昨天闖進聞名的 Folio 書店, Modern Classics 少得可憐。今天午飯時無意進 Dymocks ,店員問是不是找甚麼書,隨口說了書名,想不到真有。有些人是不屑進 Dymocks 這種書名的,我倒不在乎,事實有好幾次都是在這裡找到想買的書。




有次我在一個藝術家聚會提起 Dymocks ,Tim 促我噤聲,因為本城獨立書店 Avid 的老闆的女兒就在附近云云,我心想也真霸道,有甚麼說不得的,甚至不是她的地方。他解釋獨立書店不似連鎖書店能以較低價進書,然後低價賣書,所以他們都不喜大書店,覺得搶了生意,事實上獨立書店的定價也往往較貴,因此生意不及大書店(與香港的情況剛相反,香港是獨立書店一般比較便宜,也發優惠券等等),當然我覺得更有 Hip 份子看不起大眾化書店的心態,我真是不以為然。他們的定價,也真是太高了--等於 Amazon 上的三倍吧。
Tim 買書的話總光顧獨立書店,以示支持,我則恰恰相反,不喜歡那種姿態(根本就是一整個 Hip 的文化),而且書本來就不必那麼貴,為甚麼偏要花更多的錢支持他們?當然 Tim  的情況不同,他大抵還有友情的原因。
 
到底我還是在 Dymocks 而非獨立書店找到這書。我才不管你獨立不獨立,故作高姿態,最重要只是有好書。
 
最近可能是越來越 cynical 了。

Belief or Nonbelief

In Belief or Nonbelief, a conversation between Umberto Eco and Cardinal Martini (no this is not a cocktail), Eco posed the question of why the Church has always rejected women in priesthood, citing a huge amount scripture to prove that the Bible/Christ had always advocated equality in sexes. Eco also referred to Thomas Aquinas’ implicit skepticism on the issue though bound by his time he held the belief that men are superior to women. I thought the Cardinal would have given a more insightful answer than this: "A Church practice that is profoundly rooted in tradition, and that has not really been deviated from through two millennia of history, is linked not solely to abstract or a priori reasoning but to something that maintains its own mystery. The fact that many of the reasons gathered over the centuries justifying why the priesthood is accorded only to men have lost their validity today, while the practice itself endures forcefully, tells us that we are up against not merely human reason but the Church’s desire not to betray those redemptive events that gave rise to it and that derive not from human thought but from the very will of God.”

I can’t help but bursting into laughter. So what really is the point of any conversation with the religious people if in the event of not being able to give a reasonable or sensible answer they go back to the same loop of all’s God’s will and God is beyond human intelligence and if we don’t know why it’s because it’s God’s will that we don’t know why…

怪難為情的

最近很多人指點,都是善意的,教我怎樣爭取權利,把握每一個機會,充份利用資源到 exploitation 的地步,等等,也目睹身邊有些人在經營(那種咬牙設齒扯爛塊面的嘴臉,渴望逼切到掩蓋不住,遠觀其實蠻好笑的)--其實主要因為這種人在經營,不經意不經意的就走過界,來管我的事。不過我不是那樣的人呀,也許是不在乎(不是不在乎別人走過界,是不在乎去人要我又要),也許是相信默默耕耘;懶是必然的(這麼大個人都不曾努力爭取過甚麼,完全養成一副消極的脾性!),不過最主要是不曉得,要厚著臉皮要這要那,怪難為情的。世上偏有那種人熠熠漾,真是麻煩。

Wednesday, May 09, 2012

抄書一段:遠離理性

「......那麼我們看到的世界是放棄多於堅持,混沌多於清澈,矛盾多於條理。人們更為情感化,更加遠離理性。情感是陰弱的,它有著無限的疆界,而邏輯則不一樣,它堅硬而易碎,明暸而缺少可能。在東方這片土地上,陰晴圓缺的月亮才是真正的、永遠的神,儘管在地球的另一邊,四十年前,已踏上的月亮只是一片廢墟,而這裡的人們不用去那裡發現廢墟,那個美國人費勁登上去的,不是中國人心中的月亮。」

--艾未未《此時此地》

Friday, May 04, 2012

Means and Ends

So after all, one point I wanted to make is, apple products, i-products, technology...some people see these as ends, some people, means. And I know where I stand. And I know what is really precious.

Thursday, May 03, 2012

兩種不同的人

在這裡的朋友大抵可以分兩大圈子。其實也只是一個圈子,因其中一個圈子也不知算不算真的朋友--都是 Tim 的朋友,相熟的一個星期最少見一兩次,吃飯甚麼的;不定期見面的也總會在各大小社交場合遇到。

另外一個圈子就是自己認識的人,碰巧都是歐洲人。有之前一起做事的意大利人,來自波隆那( Bologna ),也就是艾柯( Umberto Eco )講學的地方,他還去過聽課。此外是他的法、越混血女朋友,他們非常隨意,有波希米亞人風範,不時有世界各地來的朋友寄住其家。此外有住在附近的德國人,很純真的一個男孩,非常坦率,令你也可以放心的坦率。還有有一個澳洲人,我覺得他也不太澳洲人。他是 Tim 的同事,在大學教授莎劇和文藝理論,介紹我認識時 Tim 說,你要找人談艾柯 ,找他就對了。此後我們絕大部份對談圍繞 iphone 及崇拜 iphone 的人的不是、Alain de Botton 之一錢不直(請勿怪我又提一次,被人請去消費彼君的講座,對我是一等的侮辱)等等,也說莎岡( Francoise Sagan )的《某種微笑》( A Certain Smile )有多好看。諸多話題中我特別取《某種微笑》,因我思疑第一個圈子裡那些人,不可能有誰喜歡這部小說,那種隨意、非道德、渡假至上、一任懶散的心態,對那麼正經的人來說可能是洪水猛獸。有時我覺得他們很不理解「放任」......

我這些比較要好的朋友,都非常隨意,不用見面就一套問好、寒喧、稱讚的程式,除後展開很合宜的談吐,很得體的話題。在他們跟前我不必太顧忌,也知道他們一定明白我在說甚麼(我嘗在 i 產品崇拜者--提議買 ipad給 Tim 的人及她女友--跟前講波赫士 Jorge Luis Borges 的阿基里士與龜悖論,我自覺得 fascinating ,她們雙目呆滯以為碰上外星人),這是非常寶貴的。

他們還有一個共通點,就是都沒有 iphone (!)--好的我坦白:我們不約而同在上一兩個月內無奈或無意地用上了 iphone 或 blackberry ,但誰也不當一回事,就如家裡添了個暖水壺之類,不值一提。

上述一對 i 產品寶貝,坐下來就談論最新的 app ,新的 iphone ipad 怎麼了,下一個型號會有甚麼新功能,互聯網今天又進化了多少。他們在意科技如何影響人與人的關聯。我的歐洲幫,坐下來談天說地,說一些很瑣碎的事,昨天起床看見庭院有一隻 possum 甚麼的,當然也可以談 Serge Gainsberg 、蒙尼卡維蒂( Monica Vitti )。意大利的工作人其實是設計電腦程式,對電腦、科技瞭如指掌,但他不在乎,不會一天把科技掛在口邊。他會告訴我,意大利有五個作家,用「 Wu Ming 」為筆名,取其無名 / 五名之諧音,聯合創作了一部叫 Q 的小說(我後來發現,這部書他們用的筆名實是 Luther Blissett ,但同樣是玩的是文字遊戲),講中世記宗教殘酷史,很有《傅科擺》( Foucault's Pendulum )風味,我聽得津津有味。

他們在意人與人的關聯,而人與人的關聯就是這樣簡單實在的。談漫無邊際的話,自然有些東西在滋長。

假面

最近在太多場合戴上不同的假面,扮演不是自己的角色。談不上虛偽,也不一定為了甚麼功利的目的,甚至可能有點世俗認為正面的效果(例如裝出一副比無能的自己更強的姿態);就是不是自己,當自己是扯線公仔把玩。難道非得如此?假如說來說去又是一些言不由衷的,浮面的話,說了跟沒說一樣,真不想與任何一個人有關聯。那些廢話,我不知道其他人是明知是沒有意思,但還裝作樂此不疲,還是覺得沒有意思也不是一回事,還是根本不會去想有沒有意思。又或者說把自己表現得更加 competent ,為甚麼非得要更加「正面」?統統都是多餘的。我想我對莉芙奧曼( Liv Ullmann )在《假面》( Persona )裡的隔絕,現有了另一種體會。

當然也有些人是樂於跟他們在一起的,下文續。

續:天大諷刺

田中絹代在小津安二郎的《宗方姊妹》裡,是一個傳統、頑固的姑娘。永遠記得她這句話:「只有永遠不會變舊的東西才是新的!」

呀,想翻出來重看。

Wednesday, May 02, 2012

天大諷刺

Tim 的博士論文終於通過所有考核,畢業期在七月。 消息一出來,某好友(此好友亦是月前發起買票去消費 Alain de Botton 講座的「知識份子」,真是他 x 的有知識!)即發電郵予大眾,提議合資買他一台最新的 ipad 。

天大的諷刺是,我去年底從弗羅倫斯訂製了皮製的 journal ,也可以放便條、筆、卡片等等的,封皮刻上 T.M. 字樣,原是用作畢業禮物,至今還偷偷收在抽屜裡。其實他已少用 journal ,但這種東西在辦公桌上總有用吧。弗羅倫斯的皮革,換我是想想都銷魂了。

有些人,如我,就是一廂情願。 ipad 與 leather journal 呀,你要哪樣?滿肚子不合時宜。

所以,合資還是不合資?錢完全不是問題,而且收 ipad 的人一定高興。我簡直不能想像任何人收下 ipad 會不高興。這也是我厭惡蘋果產品的原因,太沉悶了。前幾天這「好友」的女友還說我的 Mac 用四年是太舊了。為甚麼一件東西用了四年就必然是太舊了,當然這不是一件普通的「東西」,這是科技產品,而科技正在以不能想像的速度不停更新(而製造商早就有計劃在甚麼時候告訴你下一個更新......)。但我的電腦還好好的。我才不乎在她說我的東西舊,但為甚麼我們理所當然認為科技產品必須不停更新、更新、更新,而且新的才是好的,而四年就已經是太舊?為甚麼我們深信不疑?當然假如是革命性的更新,例如從水壺型手提電話進化到手掌般大的手提電話,例如從液晶營幕進化到 LCD 營幕,對生活及習慣帶來前所未有的戲劇性的轉變,那舊的一款就算一個月也嫌舊了。但假如那不是甚麼革命性的硬件進化......或許我其實也很無知。

所以,合資還是不合資?錢完全不是問題,而且收 ipad 的人一定高興。但我高興嗎?

所以,合資還是不合資?錢完全不是問題,而且收 ipad 的人一定高興。雖然我不高興,但這為的是畢業的人吧?

其實我合資不合資,完全只是個儀式,因為好友已在 google document 上分享了報名檔,所有人都答得很快,在我開始想以前,錢已經集齊了。

所以我連迷惘都來不及,也不必要。

但我還是要想,合資還是不合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