祇王寺非常樸素。跨進竹籬笆,盡是一片片苔地,樹長得很高很高,樹葉也茂密,把飽滿的陽光濾得纖薄,透進來的成了幻光。沿著兩旁排滿竹子的小路繞到深處,是茅草搭成的小屋(寺/庵?──我並不太執著,更不擅長於旅遊指南式的描述),如果不是遊覽人多,定有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之感。我想,雨下的祇王寺應該特別動人--這麼多的綠,雨水滴答滴答打在上面,連個聲響都清亮。
入場券上載有這樣的介紹:「《平家物語》悲戀之尼寺」,我對有關故事一點都不認識,也還未查探過資料。不過此地深幽,絕對是悲戀的場景。
入口處的籬芭小路
「祇王寺之苔」品種展示
幻之光
上圖的「小窗」(吉野窗)是供人觀賞庭、影的裝置。每隔一段時間,小窗兩旁的紙格門會關(趟)上(好像並不是完全緊閉,中間會留一道縫──因為不准拍照,我的印象已很模糊了),遊人便可以在箭咀指向的玄關脫下鞋子,登入居間,跪坐觀賞門紙上映出來竹影葉影,或從窗格中窺探庭園一角,在不同時間、不同角度,所看的自有不同,這跟我們蘇州園林的漏窗、空窗算是同源,不過規模微縮得多。至於這種享受,跟前文說到周作人領會的茶道精神,似乎也是同出一徹,是對閑情和純粹的追求。
寺尼的石墓,給人祥和的感覺
祇王寺門前有售到大覺寺的連遊券,比分開購買便宜一點點,我為著反正會跑好幾間寺,便買下來了。後來才發現大覺寺跟祇王寺天南地北(也許這正是有連遊券的原因)。幸好有自行車,不然徒步最少要走四十五分鐘。為了去大覺寺,當日耽擱了不少時間,連午飯都沒吃!而且到了最後,嵐山沒遊遍,原定的金閣、龍安寺行程也要取消。但也慶幸去了,因為實在是個好地方,下回再續。
(九)──大覺寺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