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February 07, 2013

不是招,是意

對我來說,《一代宗師》說的不是某一個人之為一代宗師,而是「一代宗師」之道。所謂道,既指道路,也指為人之道(就如 Swann's Way 之 Way),此外還有一種更抽像的「道」,是道可道非常道,不能再用其他文字言說,只能回歸到「道」。因此,電影中所有人都是一代宗師(的某一面),卻又誰也不是一代宗師。「道」是非常哲理的一回事,也是非常浪漫的一回事,王家衛拍出了哲理,同時也浪漫得不得了。

*          *          *

今日與友人網上討論《一代宗師》,激發我對這部電影之敘事的一點新看法。

電影交待人物、情節,簡到不能再簡(據說王家衛為柏林版再剪掉15分鐘),但我馬上完全投入影片的境界(明顯不止是我,大部份喜歡電影的觀眾應有同感;至於不喜歡的觀眾,不在本文討論範圍)。我以為,王家衛有意識地利用了觀眾對武俠小說/電影、江湖的熟悉與想像,也就是借用了所有類型小說及電影的互文性,輕而易舉不著一墨,將觀眾帶入最豐富的世界。(這是不是也像武術中的借力打力?)

武、俠、江湖之概念,在中國人社會家傳互曉,武俠小說及電影,是通俗文化--小說、電影、電視劇、電腦遊戲中極(最?)主要的類型,即使有中國人生平從不直接染指上述任何一項,也不可能不熟知一點江湖中(不論那是金庸的江湖,還是黃飛鴻的江胡)的腥風血雨,未了恩仇。

進一步說,王拍的也不是角色,是原型(或典型);不是故事,是最基本的骨幹。而他明白,剪出最簡的骨幹,正等同於表達了最豐富的故事、最深刻的內涵。

影片不說故事,是因為根本不需要。我們都會自覺甚自不自覺為這些角色、他們的關係,江湖中的叛變、恩仇、惺惺相惜,補上我們心願的細節。這當然比一筆一劃(一橫一直?),實實在在的情節更好看,也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而這種簡化,這種去掉肉,只有骨的拍法,是對武俠類型的反思,也是對類型的再開發(不止是顛覆,更有開發)。

情節其實都拍了,只是不用--人說王家衛沒有故事、或拍攝時根本不知道自己要拍甚麼,是人云亦云的得啖笑(urban legend),他當然知道自己在拍甚麼。

宮二說:「我是經小看著我父親跟人交手長大的,在我爹身上,我看到的不是招,是意。」這是我最喜歡的對白:明明是王家衛自況,他拍的也不是招,是意啊!

(因此我也深信,西洋觀眾再欣賞本片,也不大可能比中國觀眾理解更多。這部電影,是拍給中國觀眾的啊。)

*          *          *

明日有電影節 brainstorming 例會,一點準備也沒有,反而 brianstorm 了這些。死梗。

3 comments:

(katana ) 草草一刀 said...

GOOD

makuranososhi said...

I like yours too. Very detailed, organized and articulate. I scanned through it this morning but am gonna take some time to read through it.

makuranososhi said...

sorry, I only just realised it was a repost.